福州市2021年10月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后,采取“试点先行、全域推进”的模式,于2021年-2022年组织2批次共33个社区参加试点建设;自2023年起,在六城区全面推广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167个便民生活圈,其中:品质型便民生活圈114个、提升型便民生活圈38个、基础型便民生活圈15个;便民生活圈内共建成商业网点数量(含存量和增量)19670个,商业网点从业人数11.29万人,服务社区居民150.73万人,居民满意率达93.12%,城市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到达便利度等得到较大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丰富便民服务“新内涵”。福州市将便民生活圈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研究制定试点方案,明确了福州市便民生活圈建设总体目标、实施步骤、建设原则、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各县(市)区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定“一圈(居)一策”建设实施方案,明晰部门镇街职责,统筹区域力量、下沉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在镇街建立“红色商圈”、“一核二联六个一”近邻党建等工作机制,实现近邻党建与商圈建设、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等有机衔接、良性互动。社区依托居民议事厅、邻里茶叙室、近邻评理室等载体,不定期组织开展居民恳谈、“参与式预算”微实事等协商活动,了解居民所需所盼,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
(二)坚持规划导向,完善配套设施“增新效”。编制《福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21-2035)》,出台了《福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福州市完整街区建设导则》《福州市“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福州市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规划政策,将便民生活圈建设纳入城市商业网点和完整街区建设整体规划。先后投入2760万元财政资金开展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业态提升国际竞赛、打造“大众茶馆”试点项目、提升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等,不断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实施市级美食体验示范街区培育创建,建设了一批含有闽菜特色餐饮的市级美食体验示范街。引导商圈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品牌运营商合作,引进国内外著名品牌企业,形成品牌凝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福州市“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开展“城市15分钟健身圈”建设,居民出行健身更加便捷。
(三)坚持守正创新,推动连锁经营“多元化”。落实连锁便利店发展政策,引导万嘉、六意发展“一店多能”,开办、搭载多元化便民服务,全市新开的连锁便利店中,110余家便利店开通开设了鲜食售卖服务和自助打印复印项目。出台《关于支持和鼓励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持续推进药品零售连锁发展,全市药品零售企业连锁门店1038家,连锁率近41%,913家药店开通了互联网药品销售服务,43家门店提供24小时营业服务。永辉生活、朴朴、新华都等30余家本土连锁经营企业与银行机构开展支付满额(随机)立减活动,“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兴盛优选”等购物程序与社区内快递驿站融合发展,满足居民生活购物便利化需求。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动适老托幼“再提升”。研究出台《福州市培育养老示范企业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若干政策(试行)》,推动养老设施与住宅建设同步开工、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引入福供云厨、久号餐饮、鼎厨餐饮等企业高标准建设运营“长者食堂·学堂”,采取养老机构供餐、中央厨房集中配送和爱心单位供餐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推动社区与万颐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24小时照护服务、长者餐食、康复理疗等可视化的近邻养老服务包,打造共学、共餐、共伴与自助+互助相结合的“三共两助”家养老新模式。
(五)坚持优化环境,开启智慧社区“新图景”。通过提升“e福州”自助终端服务功能设置,接入公安、医保、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等部门的89项服务事项,并推动410台“e福州”便民服务自助终端进社区、银行、地铁站等场所。推进网络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强化AI轮巡技术应用,加强对社区特色餐饮店、老年配餐中心等餐饮服务单位的风险管控。以城区成熟商圈、步行街为载体,建设“数智云商平台”,将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吃喝玩乐购”等生活服务、促销、交通等功能整合到线上平台,为消费者创造一站式、便捷高效的消费体验场景,该项目测试版已发布上线。
(六)坚持广泛宣传,推动便民服务“再完善”。召开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参加福州市政府网站“高端访谈”活动,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宣传的深度广度。举办“我们的节日”、“行走中的党课”、“红色经典赏析”、拗九粥、电影进社区等特色文化活动,推进文化便民设施建设。参照“社区工坊”的模式,择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汇集修鞋、配钥匙、改衣服、修家电等“针头线脑”便民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集中打造便民生活平台。组织社区绘制便民生活中心、服务点地图,在小区人员聚集区域设置宣传引导牌、公布便民服务公示牌,提高辖区居民对便民生活圈建设和业态网点的知晓率。
二、工作成效
(一)形成了多方共建的大好局面。福州市聚焦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和治理品牌,基本形成一社区一特色(品牌)的治理格局,台江区福瑞社区近邻服务经验做法、晋安区新秀社区“五事五民”工作法、福清市天宝社区“邻·聚·里”工作法等分别获评“福建省新时代党建品牌、优秀案例”“福建省优秀社区工作法”。各社区共与522个驻区单位成立共建联盟,整合邻里资源建立了415个社区社会组织、238支志愿服务队伍,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力量和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和利用,全面提升了社区综合便民服务能力。
(二)夯实了便民服务圈的硬件基础。福州市通过实施市、县(区)、镇(街)、社区四级联动,对照先进查找差距,对硬件进行改造提升。完成蔬菜、果品、家禽等批发市场升级改造,蔬菜果品年交易量达143.69万吨,家禽年交易量达1016.48万只,实现年营收超1.78亿元。打造了46个“大众茶馆”试点项目,培育创建了12条市级美食体验示范街区,不断满足居民大众化消费的需求。新建游泳池16个、智能健身驿站19个,更新更换健身路径828条,提升改造和新建篮(足)球场地87个,建成智慧体育公园7个。先后投入4773余万元,改造提升“无障碍”设施项目308个,“10分钟生活圈无障碍改造示范区”列入福建省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区样板工程。建成智能快件箱1328组,发展代开税票网点95个、警邮网点48个,27个邮政网点延伸开办“远程体检+拍照+换证+寄送”一站式便民驾驶证换证服务。
(三)完善了群众期盼的民生服务。福州市围绕群众需求,聚合升级老、幼、教、医、困五大服务功能,推进社区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和数智化管理,新建、扩建社区综合服务、养老、卫生、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场所项目167个。投入707万元提升改造便民生活圈内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等商业经营场所。鼓楼区高标准建成75家总面积1.7万平方米的“长者食堂·学堂”,在全国率先实现社区全覆盖。晋安区新增长者食堂、儿童活动中心场所面积近8000平方米,建成镇街示范食堂。汤边社区“智慧养老”、福瑞社区“少年文化宫”、金洲社区“医养结合”、桂溪社区“妈妈故事屋”等社区服务品牌,创新了居家养老、少儿教辅、文体休闲、医疗卫生、困难群体帮扶多样化民生服务模式。截至目前,“e福州”自助终端89项民生服务项目累计办件量超147万件,“互联网+明厨亮灶”接入分析视频设备4000余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