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商务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思路
时间: 2016-01-19 10:38

    

  2015,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市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精神,主动作为,认真履职,商务经济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2015年工作情况 

  (一)商务经济指标运行平稳 

  1.合同外资。2015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39家,合同外资3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16.9%。 

  2.实际到资。2015年,全市实际到资16.7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居全省第二,仅次厦门;同比增长8.5%,增幅位列厦门、泉州、漳州之前,居沿海地市首位,超过全省平均增幅0.5个百分点。 

  3.外贸出口。2015年,全市累计进出口总值2065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出口总值1312亿元,增长0.6%,出口总额居全省第二位,与全省出口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受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等因素影响,进口总值753亿元,同比下降8.2%。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8.74亿元,同比增长14%,比市人大批准通过的全年目标高出1个百分点,比全省增幅高1.6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一位,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城镇实现3261.61亿元,同比增长13.7%;乡村实现227.14亿元,同比增长17.9%。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实现2046.39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比达58.66%。 

  5.第三产业增加值。2015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700.92亿元,同比增长11.3%,比市人大批准通过的目标高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48.08%,较2014年提高1.58个百分点。 

  (二)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招商活动。一是圆满完成第十七届海交会重大活动项目签约和客商邀请接待任务,共签约外资项目125项,投资总额49.77亿美元,利用外资28.42亿美元,其中合同项目81项,投资总额21.76亿美元,利用外资13.21亿美元。共邀请海外客商近40个团组130余人,来自包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美国、法国、比利时、日本、印尼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是组织参加2015年“9.8”厦洽会,共签约外商投资项目125项,投资总额55.59亿美元,利用外资33.96亿美元;合同项目85项,投资总额26.78亿美元,合同外资16.39亿美元。总投资亿美元以上合同项目10项,投资总额15.07亿美元,利用外资8.92亿美元。三是组织小分队赴境内外招商。赴香港、澳门开展经贸交流洽谈活动,挖掘出香港太古飞机项目等新线索。赴广州洽谈奥奇能项目,双方就能源技术、合作方式、未来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赴台湾开展地铁领域考察交流活动,加快推进一批在榕投资项目。四是精心组织、周密筹划,圆满完成市委主要领导赴港澳考察访问活动任务。2015年12月,杨岳书记率领福州市代表团一行赴港澳,开展以“叙乡情、谋合作、促发展”为主题的考察访问活动,此次活动在加强经贸合作、推进项目招引、提升“两区”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榕港方面共对接合作项目75项,总投资161亿美元,涉及高新技术、总部研发、新材料、新能源、金融、跨境电商等主题。 

  认真做好重大项目促批、促落地工作。2015年,英孚投资、福建严复纪念医院等重大外资项目经市重大项目协调例会多次协调,有了一定的突破;太古集团与科乐通公司合作的太古冷链物流等系列项目、松下港牛头湾作业区整体开发项目等也有不同程度进展。 

  (三)对外贸易稳增促调 

  对外贸易实现稳增长。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促进外贸稳增长政策,建立重点外贸企业联系机制,加强出口预警预测和运行调度,有效推进外贸出口稳增长、保份额,在全省商务工作会议上得到省领导的肯定。二是重点县(市)区出口优势继续发挥,福清、鼓楼的出口仍占全市出口半壁江山,贡献突出;台江、晋安、长乐、永泰完成指标任务;福清、仓山、闽侯同比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三是继续发挥口岸优势,拓展延伸腹地出口货源,2015年,我市吸引省外货源省内口岸出口26亿美元,增长8%,带动我市12.3%的外贸出口份额,中西部出口货源通道作用不断加强。四是培育外贸新型业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旅游购物等新型贸易流通方式成为出口的新增长点,福建一达通公司2015年出口突破5亿美元。五是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信保扶持力度,2015年,我市信保支持出口额达50亿美元,参保企业656家,增长7.5%。 

  外贸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市场不断拓展。2015年,我市已经与2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对美国、欧盟、东盟三个区域市场出口分别达57亿美元、35亿美元、27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6%、16%、13%。拉美、非洲、中东、南亚、原独联体地区五大新兴市场成为出口新增长点。二是品牌带动不断加强。继续推进品牌企业国际化进程,雪人股份、祥兴箱包等实力较强的品牌企业成功开展品牌、营销网络等跨国并购,带动出口增长。三是经营主体结构得到优化。2015年有出口经营业绩的主体2284家,年出口规模超亿美元企业达23家,合计出口占全市出口份额提高到30%;民营企业不断成长,有出口实绩的2149家,合计出口占全市份额51.4%,比上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四是出口产品结构继续优化2015年全市机电类产品出口占比4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传统五类商品出口优势继续保持,除服装类产品外,纺织品、鞋类、箱包、玩具分别增长了5.5%、1%、19.8%和53.1% 

  (四)“走出去”工作大步迈进 

  2015年我市共有经商务部核准备案的投资项目73个,协议对外投资总额298701.16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总额152232.58万美元,分别比增53.87%、17.94%。 

  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各类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生产、营销及贸易网点,指导和推进境外资源类产业与产品的开发设立和完善工作,境外投资工作的步伐与速度、规模与数量显著提升。初步实现农业种植、渔业养殖捕捞、矿业生产加工、海上运输以及传统制造业等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利用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平台、福建-非洲产能合作、加拿大市长访问团对接座谈会、“善用香港优势开拓海外市场”福建投资推广研讨会等实现“走出去”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交流对接。同时,加强沟通互动,进一步提升服务“走出去”工作水平。一方面积极协调出入境管理部门,帮助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解决办理出境劳务人员审批时间较长问题;另一方面上门指导帮扶企业办理相关备案核准手续,解决企业境外投资符合国家扶持政策导向规定问题。 

  (五)口岸经济健康发展 

  2015年,全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累计135.11万标箱,同比增长2.57%。“两马”客运出入境旅客累计43525人次,同比增长3.14%。福州国际空港出入境旅客累计1484199人次,同比增长18.40%。出入境台胞累计218130人次,同比增长9.44%。 

  持续推动福州港口岸对外开放。一是推进罗源湾港区国家级验收工作,及时了解国家级验收相关政策,积极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加快查验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并督促企业加快建设进度。二是跟踪并做好黄岐港区扩大对外开放和临时开放申报工作,目前正式开放正在征求国家有关部委意见,临时开放已于11月23日获得交通部批准并通航。三是积极促进福州口岸开放范围内新增涉外作业点的启用。闽江口内港区山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3000吨级散杂货码头、松下港区元载50000吨级散杂货码头的市级验收前相关工作正在加快推进,罗源湾港区第20轮临时进靠国际航行船舶延期申报工作正在推进落实。四是推动“陆地港”建设。通过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办及其网站宣传我市相关政策。福州港务集团已着手在江西省丰城市设立“陆地港”,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三是启动“陆地港”补贴政策。目前武夷山陆地港已享受该政策。 

  (六)商贸服务业发展加快 

  1.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以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为契机,扎实推进物流节点布局优化,完成《福州市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规划(2015-2020)》编制,建成翔福物流园一期、顺丰青口分拣中心、中外运江阴综合物流中心一期等一批物流园区、分拨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全市已建成942组智能快件箱、968个快递公共投递服务站,末端网点日均处理能力提升到8.7万件,占日均快件投递量比重上升到20%。引导启动建设电商物流公共信息、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冷链物流物联网O2O信息化、智慧物流汽车公共服务等一批行业性、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永辉超市获评全国第一批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重点推进企业2015,我市新增5A级物流企业1家、4A级物流企业2家、3A级物流企业5家,全市拥有A级物流企业46家,5A级物流企业数量占全省一半。 

  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产业进一步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获批“福州、平潭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一方面,积极扶持创新能力强、有影响力的电商领军企业及行业龙头,实现电子商务带动产业链提升,并加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领军人才培育,帮助传统企业在构建企业网站和电商平台时引进高级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运营与管理。另一方面,全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建设,结合城市总体功能布局以及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建设契机,建立了福州保税区跨境电商园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跨境电商园区、利嘉跨境电子商务园区等多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同时,制订跨境电商产业规划,建立跨境电商电子政务平台,并于2015年11月3日试运行。 

  2015年,我市共举办各类会展59场,其中展览23场、会议36场。完成了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扩建工程,并于5月投入使用,展厅面积由原来的8万平米增加至12万平米,可设国际标准展位约6000个。会展岛周边的住宿、交通、物流等配套设施也正不断完善。成功举办的全国性展会包括“2015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第69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保险大会”等。其中: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共有1124家企业参展,参展品牌数量超过2000个,企业签约面积总数首次突破6.5万平方米,均创历届之最,也是我市迄今为止举办规模最大的展会,专业观众达7.8万人,总人流量突破12万人次。2016年我市还将举办“第34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第11届中国国际餐饮食品博览会”、“第95届中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和“第52届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福州已成为海峡西岸兴新的会展名城。 

  2.传统服务业创新提升 

  在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市传统服务业也不断创新提升,更好地服务市民的生活需求。家庭服务业方面,指导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承办并组织企业参加“2015福建家政达人电视大赛”,福州共2队获得优秀团体金奖。鼓励支持家庭服务企业及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福建雪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于2015年正式在上交所创业版挂牌上市,由商务部扶持的家政服务网络平台建设试点单位海都便民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已全面升级为U 我电商平台)登上CCTV《新闻联播》等央视栏目。餐饮业方面,继续做好早餐车升级改造工作,共升级改造早餐车262台,拨付补助金额40.518万元。销售业方面,2015年我市首次组织“比促销”活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动我市各类产品销售,助力我市社零、地产、出口和网络销售取得优异成绩。 

  (七)自贸试验区建设有条不紊 

  一是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和福州片区建设同步进行。已推广35项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有效加快福州片区建设进展。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正式挂牌运作,发布了福州片区实施方案、试验任务清单,试验任务清单共36项113条试验任务,公布了2015年重点试验项目33项86条。同时,16条标志性改革措施正式实施,迅速形成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红利。二是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证一码”,建设“一口受理”系统,将企业原需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为一体,实行“一证一码”,新设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事项办理时间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三是明确片区内各区块差异化发展规划。根据各区块发展现状及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差异性发展规划,实现错位发展。利用区内办公楼和现有政府收储的厂房进行改造,在短时间内建成各类专业园区,特别是与试验内容相吻合的跨境电商、服务外包、文化创意、金融创新等专业园区,快速形成集聚效应。同时,调整完善福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自贸试验区所在的马尾、福清、仓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其符合土地用途管制,为进一步做好自贸试验区建设打下基础。四是实施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备案管理制度。创新建立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资管理制度,对负面清单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对一般境外投资项目和设立企业实行备案制。 

  )园区设立提升和服务企业工作继续推进 

  积极推进有关园区申报省级以上开发区,多次组织协调闽清经济开发区、福州临空经济区、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等园区按省商务厅等有关部门的要求,修改完善园区土地、产业规划和环评等,推进省级开发区申报工作。闽清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积极推动福州软件园在永泰设立分园的产城互动对接“一县一园”建设的协调促进工作。引导园区及企业向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优化、科技创新驱动、绿色集约的目标发展。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验收。积极开展服务重点外资企业工作,先后走访调研了利莱森玛、博能特、宜美电子等30多家外资外贸企业,帮助协调企业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电力增容和财政补贴等困难和问题,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市场整合建设全力推进 

  一是实施重点项目驱动。2015年,我市商贸服务业重点项目155项,其中在建项目91项,计划开工项目37项,预备项目27项。全年计划投资额54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12.24亿元,占年投资计划的111.93%其中东二环泰禾广场、闽江世纪城金源购物广场、爱琴海购物广场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相继建成并开业。二是推进专业市场搬迁。南方建材市场群的搬迁工作按照“征收与搬迁并举,整体推进,分期实施”总体工作思路有序推进,闽侯县正加大工作力度,大力促进东南国际建材城项目建设,以承接南方建材市场群的搬迁落地。同时,积极协调推进利嘉国际商贸城建设三是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按照《福州市推进菜市场建设管理实施意见》,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载体,实施菜市场(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城乡菜市场体系。四是大力推进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民天实业有限公司所属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被列为中央公益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项目,中央财政扶持1亿元,已完成项目升级改造资金使用方案和工作推进方案的制定。 

  “菜篮子”建设巩固提高 

  一是稳步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2015年,我市新建蔬菜基地6000亩,年出栏生猪75万头、蛋1500万公斤、肉禽260万羽、肉羊1万头,全面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市场供应的稳定。二是完成市级直控副食品基地重新审核认定工作,将符合条件的41家基地认定为2015-2017年度市级直控城市副食品基地。三是做好蔬菜基地项目验收及蔬菜副食品生产检查工作。完成18家2015年“春淡”短期叶类蔬菜基地的生产核查工作以及各县(市)区蔬菜副食品基地上半年生产情况的抽检工作。四是加强灾害应急保障。面对“苏迪罗”、“杜鹃”等台风对副食品基地造成的重大影响,及时向各县(市)区了解灾情并组织基地生产自救,下拨救灾补助资金,帮助蔬菜基地尽快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同时做好蔬菜外调工作。 

  十一)整规和诚信建设工作规范有序 

  一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及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深入开展各类型的执法检查和打击无证无照经营专项行动。二是探索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技术方案评审工作。三是开展商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2015年,对182家酒类、预付卡、会展、成品油、家政、特许经营、零供等各类商贸流通企业进行检查,开具约谈通知书18份,责令整改通知书20份,立案19起,执行罚款6.9万元。四是积极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工作,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围绕确保商品质量、提升服务品质、坚持诚信经营、树立商业品牌四个方面开展商务诚信建设,并结合商务执法工作,以现场检查、发放宣传册、约谈、会议、电话等形式,开展商务诚信宣传工作,累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 

  (十二)党建工作扎实开展 

  2015年,局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年”为载体,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以建立学习型机关、争做“四有”好干部为目标,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员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使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促进商务经济发展与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抓理论业务学习,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相关会议精神及文件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举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的精神领会,提升政治定力,创新思维,完善措施。二是抓好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的落实。坚持“一把手”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贯彻,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的表率作用,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同时抓好自学,以多种形式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三是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班,从基本知识、政策宣讲、自贸区建设、榕台合作、“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等方面展开培训,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加强干部职工队伍的政治理论、法纪政策和业务知识的教育学习,在全局营造刻苦钻研业务、提高知识技能,比学习、比工作的浓郁氛围,不断提升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2.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转变机关作风 

  一是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局党组制定调研方案和调研课题,开展集中调研活动, 编印《政策汇编》,宣传惠企政策,撰写调研文章,每位领导每月主动下基层调研不少于1次,着力提升机关服务质量,努力破解“熟人经济”、“慵懒散拖”问题。二是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先后走访了福清、长乐、晋安区、福州软件园、鼓楼区、仓山区、永泰县、马尾区等有关部门和沃尔玛超市、凯睛环保科技公司、能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列出清单逐项解决。三是深入基层指导企业解难题。深入晋安区、仓山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连江县等县(市)区调研,进行业务指导,对在行政审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规范商务系统审批服务事项。对商务系统审批服务工作进行了优化,筛选出5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拟实施多点办理,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企业发展。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机关作风转变。进一步梳理、修订和完善机关各项制度,强化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突出制度刚性标准,提高制度执行力。局机关效能办坚持每季度组织开展机关作风检查不少于3次,有力促进了机关作风建设。 

  3.夯实组织基础,深化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一是圆满完成机关完党组织的组建工作。严格按照程序组建局机关六个党支部、机关党委和机关纪委,做好相关筹备工作,选准配强了新一届机关党委及所属各党支部班子,为推进我局党建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深化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成立深化“四个万家”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主题实践活动方案,持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帮扶结对制度,对我局干部驻村任职的永泰县赤锡乡玉锡村、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鸿尾乡古洋村进行帮扶捐赠,为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做好“两节”走访慰问活动,对离退休老同志、企业生活困难职工、生活困难的党员、计划生育失独困难家庭帮扶户、下派驻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推进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活动,确保报到党员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融入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提高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三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制定专题教育实施方案,党组书记、局长范建敏同志作《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做干净担当的领导干部》专题党课。通过加强学习教育、组织个人自学、做好“四个专题”集中研讨、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强化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把思想教育、党性分析、整改落实、立规执纪结合起来,引导我局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把学习教育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认真查摆和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四是落实党建工作相关配套制度。制定《福州市商务局局党组会议制度》,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局党组集体决策制度,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修订完善《福州市商务局机关党建工作制度汇编》,通过一系列党建制度的实施,使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党内监督得到加强,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得到提高。五是加强“三级联创”工作。加强与省商务厅及县(市)商务局间的党建交流与沟通,与省商务厅和原闽侯县外经局六十多名党员干部共同开展“植树绿化、美丽乡村”活动,在闽侯县甘蔗镇流洋村建立了省市县党建工作“三级联创”基地——商务林,出资解决商务林长期养护问题。围绕“共筑中国梦、美丽新福建” 主题,积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加省商务厅机关党委和省文联联合举办的全省商务系统优秀书画摄影有奖征集活动。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机关反腐倡廉 

  一是增强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意识。制定《市商务局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和《福州市商务局领导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分解表》,细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30项,形成主体责任清单,明确规定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具体事项,形成抓主体责任落实的常态化。局党组书记牢固树立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好班子、做好表率;局党组班子成员根据职责分工,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主动将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融入分管业务工作,做到对分管处室业务和廉政建设工作同布置、同总结。二是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结合各处室新调整的职能定位,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认真梳理职权,排查廉政风险,并针对风险等级采取相应防控措施;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在重要节日对局机关及局属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进行检查,强化执纪监督。三是认真开展廉政宣传教育。邀请市纪委肖敦颖常委作“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讲座;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程红梅以“传统文化与严以修身”为题作廉政文化讲座,努力增强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意识。在重要节日通过局网络平台向机关干部职工发送有关遵守廉洁自律短信。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反腐倡廉影片《老百姓是天》和专题教育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开展局机关新提拔科级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参加测试的干部成绩均达到了测试要求。 

  5.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凝心聚力争创文明机关 

  一是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庆祝建党94岁周年系列活动,举行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无偿献血、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观看《筑梦中国》、《较量无声》、《邓小平登黄山》等专题教育片和影片,不断增强机关党员干部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持续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按照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制定相关工作活动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在青运会期间,积极响应市政府“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倡议,运用局内网、宣传栏和短信平台,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商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工作,规范商场公益广告刊播内容、刊播格式、刊播数量要求,做好刊播资料上报工作。做好农贸市场、超市、生鲜店、早餐工程等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一步改善农贸市场、超市、生鲜店、早餐工程等各类市场的交易环境,提高各类市场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四是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建带三建”工作,组建局机关工会和机关妇委会,支持工青妇按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机关文化氛围。制定《关于局机关干部职工慰问工作的有关规定》,对于家庭困难的干部职工、生病住院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及时给予关怀慰问,全局干部职工参加了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第三期在职干部职工医疗互助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资方面。一是利用外资政策红利趋于弱化,国外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明显下降,引资难度加大。二是新兴产业成长缓慢,项目储备不足,重、特大产业项目稀缺,产业发展缺乏新支撑。三是外资项目落地难问题日益凸显。四是基础配套设施需进一步完善。五是招商队伍建设及业务培训亟待加强。 

  2.外贸方面。一是外贸发展后劲不足,出口商品结构仍然粗放,附加值不高,且无新增带动出口性项目,新的增长点不足,加上低成本优势不再,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削弱,出口订单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二是生产性出口企业持续低迷,传统外贸优势弱化,船舶、液晶面板等出口大户下滑严重影响我市出口。三是省外货源出口计划受挫。 

  3.内贸经济方面。一是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内经济发展均呈现出增速放缓、增幅下滑的态势,影响我市商贸经济增速。二是网购快速增长分流了实体社零总额。三是社零总量基数大,制约了我市今后几年的社零增幅。 

  4.物流业方面。一是物流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物流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仍较低。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社会化程度仍较低。三是港口集散枢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顺畅,福州物流企业沿着“海丝”路线“走出去”打造物流基地有待突破。 

  5.供应保障方面。一是副食品生产基地面积减少。二是蔬菜生产抵御风险能力差,季节供求矛盾突出。三是部分副食品基地档次还较低,向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步子迈得还较慢,环保设施建设还有待提升。四是基地养殖成本偏大。五是大规模农超对接存在一定的难度 

  2016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市委十届十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精神,坚持以全市商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在新常态中抢抓新机遇、谋求新作为、实现新发展,稳增长、促开放、转方式、调结构,奋发有为,高效履职,扎实推进商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主要举措 

  1.深化改革,平稳推进,保持商贸经济稳定增长 

  一要定期召开商贸经济运行分析会,坚持按月、按季度对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经济目标进行跟踪、查、分析,及时上报目标执行完成情况。二要采取多种措施,由各县(市)区商务部门指导商贸企业做好数据上报工作,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数据得以准确体现。三要以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高端服务业市场潜力,引导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推进我市服务业提质增效。四要建立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机制,建立分析会、碰头会制度,对各行业服务业统计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建立牵头部门责任制,强化指导,跟踪监测,及时向统计部门报送信息,确保做到应统尽统。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健全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信息,及时更新,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2.提升国际招商水平,力争外资引进新突破 

  一是强化重点项目的跟踪落实力度,继续完善对重点外资项目和“四个一”项目跟踪机制,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对现有项目进行筛选并增减。二是健全项目及客商资料,加强项目库和动态管理,同时按照国别、区域、产业等类别建立客商相关档案,重点筛选出境外世界500强、台湾百大、行业龙头企业的客商资料,以便结合我市优势产业,开展专题招商。三是利用对台优势,加大对台工作力度,拓展对台合作领域,突显对台特色,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探索两岸经济合作新模式,同时吸引台湾优秀青年来榕创业。四是继续深入重点产业调研,做好产业链的招商工作,确定引资重点,积极引进配套及相关产业,出台切合实际的招商计划,认真做好项目包装。 

  3.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培育对外贸易新优势 

  一是积极培育出口新增长点。依托福州保税港区和福州临空经济区,着力发展黄金加工、转口贸易,促进新型贸易业态发展。二是继续支持组织省外货源的出口,支持省外货源从省内口岸出口,支持外贸综合服务发展。2016年继续从政策导向上支持县(市)区有序均衡组织省外货源的出口;支持福建一达通公司拉动更多省外市外企业通过综合平台出口。三是促进出口统计应统尽统。鼓励出口货源回流;支持我市软件基地、软件企业及文化产业的出口;争取跨境电商进出口尽快纳入海关统计。四是抓扩大进口,做大做强外贸。利用江阴口岸优势,扩大石化和原油等大型商品的进口;综合运用进口贴息等方式,继续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进口;继续推进江阴汽车整车进口业务的发展。 

  4.支持有条件企业“走出去”投资,引领对外合作新成效 

  借助“一带一路”与“海上福州”等战略构想和建设发展机遇的引领推动,将进一步促进我市与海内外政府组织、经济财团,特别与境外华人华侨社团之间的双向往来以及对外交流沟通工作不断加强,进而促进境外投资等“走出去”工作朝着持续健康和规范化向前发展。一是积极扩大福州制造境外投资发展,依托本市产业基础和优势,引导化工、机械、船舶、汽车、冶金、建材、轻工、纺织、新能源、电子信息等行业的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积极推进境外经济合作园区建设,鼓励我市企业在境外建设或参与建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域,为我市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搭建海外发展平台。三是建立健全“走出去”工作交流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支持本市企业“走出去”的重大政策,协调重大问题,形成分工明确、运转顺畅、协调高效的工作格局。四是提高“走出去”管理和服务水平,注重宣传引导,树立先进典型,对重大境外投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处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5.做好协调沟通,提升口岸通关新水平 

  一是继续推动福州港口岸的扩大对外开放,做好罗源湾港区扩大开放国家级验收前准备工作;做好福州港口岸开放范围内新增涉外作业点的启用工作,重点做好闽江口内山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3000吨级散杂货码头、松下港区元载50000吨级散杂货码头启用相关工作,力争2016年上半年通过省级验收并对外开放;在罗源湾港区通过国家级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前,继续做好临时进靠国际航行船舶申报工作,为国家级验收奠定基础。二是改善口岸通关环境,服务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继续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通关便利化相关政策,不断改善通关环境;配合省口岸办做好有关口岸通关便利化实施工作,促进查验单位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加强与码头业主等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沟通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在通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省口岸办、驻闽查验单位的沟通,按照“一带一路”、自贸区、新区重大战略布署,推动福建电子口岸福州分中心建设向纵深发展,争取与台湾、东盟国家海运陆运信息互通,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6.优化结构,做大做强,促进商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现代服务业 

  物流业: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创新管理服务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福州新区为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探索建立货物实施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完善与跨境电子商务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二是启动“十三五”现代物流规划,建设完善一批物流园区、快递物流分拨中心着力建设“南集北散”主枢纽港推进东西南北部物流分拨中心项目建设,引导二环内物流企业外迁,创造物流业转型发展众创空间,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以马尾港区物流园、南通商贸物流城为重点,建设一批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建设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推广京东联手永辉超市的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大力发展智慧物流鼓励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促进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社会化鼓励商贸物流企业提高配送规模化和协同化水平。四是培育壮大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股权置换、合资合作、协作联盟等兼并重组方式做大做强,支持龙头企业实施物流产业链整合,深化分工协作,协同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物流产业链延伸、物流企业集群共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鼓励传统仓储、运输、国际货代、快递等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装备,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供应链服务能力;积极向国家推荐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重点推进企业和智慧物流配送示范企业,引导物流企业创新、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福州物流企业整体水平。 

  电子商务产业:一是建立我市电子商务基础数据,加强对跨境电商的规划引导,拟委托科研机构、高校等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跨境电商的规划及基础数据调研。二是加快出台跨境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借助自贸区发展契机,推动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保税进口试点工作上力求突破。 

  服务外包产业:一是研究制订《福州市“十三五”服务业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市服务外包产业的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科学谋划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布局,尽快形成产业集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二是重点培育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和服务外包示范园区,鼓励服务外包企业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推动服务外包企业提升研发创新水平,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集成服务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三是巩固和加强与发达国家合作,着力提高服务外包高端业务比重;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不断拓展新业务和营销网络;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作用,密切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构建多元化市场新格局;支持有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开展研发外包、知识流程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等高附加值项目合作。四是争创“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以此为契机,紧紧抓住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加快转移的有利机遇,创新机制、拓宽渠道,积极做好考核迎检准备。 

  会展业:一是努力提升展会综合协调服务能力,逐步形成会展综合保障机制。二是积极申办全国性展会,保持我市会展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扩大福州知名度。三是加大本土品牌展会培育力度。四是进一步拓展会展产业集群,健全会展上下游产业链,努力构建良好的产业环境,促进多元企业共同发展,为会展提供周到便捷的综合服务。五是逐步完善交通、餐饮住宿、物流等会展配套设施,使整个会展岛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六是进一步加快会展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制定我市引进会展核心人才的优惠政策,支持从国内外公开招聘会展职业经理。七是进一步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赋予市会展行业协会相应的权利,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2)传统商贸业 

  市场建设:一是继续跟踪落实我市商贸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城乡菜市场(重点是国有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专业市场、乡镇商贸中心等建设。二是根据《市区专业市场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继续推动南方市场建材群搬迁工作。三是开展福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修编工作,重点对福州新区商业网点基本情况进一步调查摸底,并做好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四是加强对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的督查工作,确保按时通过部省验收。 

  家庭服务业:继续推动建立家庭服务专业市场,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政府指导意见投资建设家政专业市场,市财政进行适当补助;吸收与家庭服务相关产业的企业入驻,构建家庭服务业、家庭服务企业、雇主供需对接平台、家政培训基地、周末家政集市等,实现保姆、月嫂、保洁、维修、护老、搬家等家庭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 

  餐饮业:开展大众化美食餐饮项目规划和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美食街布点规划,由各区负责,根据市规划设计院的专项规划方案,建设1-2个具有示范性的美食特色街区及风味美食园(城),推动建设中国闽菜博物馆,同时继续做好《闽菜文化保护条例》立法相关工作。 

  7.保供稳价,惠及民生,提高副食品市场调控能力 

  继续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加强“菜篮子”工作精神,加“菜篮子”基地建设,确保我市副食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的稳定。一是继续加大市直控副食品基地建设确保2016年我市新建蔬菜基地3000亩、生猪活体储备10.8万头(60公斤以上),并着力增加、提升保障本地供应的短期叶类菜基地。二是重点扶持一批规模生产、管理先进、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能起典型示范作用的副食品基地,确保我市副食品市场供应的稳定。三是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鼓励蔬菜基地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商标注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培育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品牌,提高优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四是加强冷藏加工、储备能力建设,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市场供应的保障调节能力。五是掌握生产与市场供应动态,适时启动市场供应应急预案,确保肉菜市场供应稳定。 

  8.加强监管,倡导诚信维护商贸市场经济良好秩序 

  一是当好“龙头”,进一步做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合力打击制假售假、违规经营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认真做好商务诚信工作。二是锐意进取,全面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全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重点抓好机构编制、队伍建设和市场监管执法等方面工作。各县(市)区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全面加强商务执法队伍建设。已成立商务执法大队的县(市)区,要在现有基础上落实编制和人员配备。闽侯县应抓紧相关移交工作,闽清县应参照其它县(市)做法,尽快成立商务执法大队。至2016年底,初步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边界清晰、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商务行政执法体制。同时进一步理清执法队伍与主管部门的职责边界,整合相关职能,优化机构设置,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试点地区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在建立综合执法体制、提高执法保障能力、创新监管机制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加强监管,规范商务流通领域市场秩序。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拓展执法内容、提高执法效率。重点要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拍卖、典当、商业特许经营、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单用途商业预付等6个领域有所作为,积极营造良好、规范、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四是攻坚克难,加快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进度。加快政府集中采购立项及项目建设相关工作进度,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结合实际情况,尽量选择简便易行,企业、经营者、消费者接受度高的解决方案。加强培训,确保“系统能使用,使用者会使用”,并广泛吸收企业管理人员和经营者参与,实现良性互动和深度交流。集成相关部门管理资源和管理手段,加强市、县两级政策联动,形成政策合力。 

  9.加大政策研究力度,推进福州新区、海丝核心区及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 

  一是全面开展自贸试验区的招商工作,组建自贸试验区招商团队,挑选懂政策、懂英语的专业招商人才,加大对境外客商特别是台商的招商力度,积极邀请台湾及其他境外商协会来榕参观、考察福州片区,抢占优质的境外资源,特别是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引进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台湾企业,同时针对福州片区的特点,面向宁德、南平等省内地市和江西、湖南等国内非自贸试验区所在省市的招商力度,招引希望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和需要利用自贸试验区相关政策的企业入驻福州片区。二是发挥自贸试验区企业联盟作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利嘉、名城、华映、新大陆、纵腾、东盟海交所、兴业银行、永辉等20家优势龙头企业,成立自贸试验区企业联盟,定期组织召开研讨会,收集汇总企业提出相对应的政策需求以及需要国家部委支持的相关事项,提升后作为福州片区下一步改革创新方向。三是加大自贸试验区政策研究力度,加大与研究机构合作力度,共同致力于自贸试验区发展政策研究,针对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来源:福州市商务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