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商务局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0115-0300-2012-00002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
  • 成文日期:2012-01-16
  • 标    题: 关于2011年商贸服务业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 发文字号: 榕商〔2012〕10号
  • 发布日期:2012-01-16
  • 有 效 性: 有效
关于2011年商贸服务业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榕商〔2012〕10号
来源: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 时间:2012-01-16 00:00

市政府: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的成绩,经济发展指标超额完成计划目标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提前完成,列入绩效考评的34个指标56项年度工作全部或超额完成目标,商贸局机关通过了20092011年度“省级精神文明单位”考评验收和网上公示,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拉动内需,商贸经济平稳增长。2011年福州商贸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18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计划目标,比市人大通过的17%增长目标高出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限额以上企业呈现大幅增长,占比继续提高。家电产品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拉动内需的政策发挥显著效应,“家电以旧换新”销售新家电128.85万台,比上年增长103.2%,销售额4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1%,回收旧家电119.44万台,比上年增长76.1%。财政发放补贴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5%家电产品下乡销售43.52万台,比上年增长20.4%,销售金额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1.1%,销量额占全省16.4%,居各地市首位,财政发放补贴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9% 

  二、保障民生,多措并举调控市场。今年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流通领域中的民生大事,针对关系群众最密切、最直接、涉及面最大的市场和物价问题,及时采取多项措施,努力稳定市场、稳定物价,在2010年全国率先实行蔬菜市场价格异动协商机制的基础上,2011年又进一步优化价格协商机制,价格协商从蔬菜增加到猪肉品种,从零售扩大到批发环节,同时,采取组织市直控蔬菜、副食品基地与超市、学校、企事业等采购单位开展农超对接,降低国有农贸市场摊位费,开办蔬菜平价商店,开通“菜篮子”社区平价直通车试点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举措,确保了市场繁荣和物价的稳定。1 7月14—9月17,对我市部分超市肉品零售价格实行协商价,市区约50多家生鲜超市下调主要猪肉零售价格达到6月中旬水平;918日开始,对猪肉、蔬菜均启动协商机制,从批发环节进行补贴,促使福州市区肉品市场瘦肉、戈肉、条肉、上排肉等大众化消费品种的零售价分别不高于13.8/斤、12.5/斤、14/斤、16.5/斤;空心菜、上海青、包菜、白菜、豆芽等五大品种蔬菜零售价分别不高于1.8/斤、2.0/斤、1.5/斤、1.5/斤、1.2/斤。2、促进副食品产销对接,降低流通成本。牵头组织蔬菜副食品基地企业及福州部分农产品经销商参加省经贸委组织的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组织召开2场蔬菜农超对接座谈会,深入探讨农超对接。923日,我局牵头组织市直控蔬菜基地、蛋禽基地、学校、企事业采购单位等81家企业,召开农超秋季对接会,达成多项购销合作意向。3、推进平价直通车、平价商店建设。926日起,由我局牵头组织的华威菜多多“菜篮子”平价直通车开进福州20个社区设点,依托民天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了51个平价商店网点。永辉超市在全市现有56家门店推出“惠民商品”销售活动,惠民商品品种50种。4、发展订单农业,推广种植千亩秋、冬季大棚空心菜。在我市福清、长乐、闽侯等12个大棚蔬菜基地种植1000亩大棚空心菜,10月中旬陆续播种,11月中旬起分批上市,并组织民天集团与各基地签订协议,空心菜以1.00/斤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同时,对接各超市销售,若低于保护价的差价部分,政府予以补贴。5增加财政在稳定市场、稳定物价方面的投入,其中,猪肉调控补贴340.17万元,蔬菜调控补贴630.82万元,国有农贸市场减免摊位费11万元。 

  三、扩大基地,增加产量落实储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2011年市级财政安排扶持资金3400万元,比上年增长80%以上,其中蔬菜基地建设资金1900万元,副食品(猪、牛、羊、肉禽、禽蛋)生产资金150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到省里343万元的财政资金。安排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扶持资金220万元,另行安排1100万元用于保障城市蔬菜副食品供应调控专项资金,有效地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扩大市级直控副食品基地规模,对市级直控城市副食品基地进行调整,2011年我市确定20112013年度市级直控城市副食品基地58家,其中生猪基地31家、羊基地5家、蛋禽基地18家、肉禽基地4家。2011年全市直控基地年出栏生猪76.2万头,比上年增长37.5%,肉禽250万羽以上、蛋品2600万公斤以上,生猪年末存栏39万头新增菜地1万亩,年底蔬菜直控基地总量达到13万亩,其中,200亩以上连片的蔬菜基地近150片,面积10万多亩(包括1000亩以上蔬菜基地近40片),大棚设施栽培面积达1万亩,旱涝保收基地占基地总面积的50%以上做好活体生猪储备,按照省、市政府统一部署,按城区7-10天消费量进行生猪活体储备。市政府原则通过了《福州市菜篮子工程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四、注重监管,食品安全全面达标。今年继续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相继出台了《福州市食品安全案件查处流程》、《福州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福州市食品安全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福州市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细则》、《福州市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投诉举报奖励办法》等一批规章。并将食品安全责任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福州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各相关部门承办食品安全案件实行首问责任制,对七大类食品安全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强化监管,加强肉品市场明察暗访,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的“屠宰监管技术系统、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大型屠宰企业肉品冷链建设三个系统建设。我市肉类、蔬菜、水产品、奶等主要食品的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市30多项食品安全检测指标全部达标。每月开展一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趋于规范。开展重点整治食品非法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瘦肉精”专项整治;私宰专项整治;黄酒专项整治;餐饮业专项整治;“地沟油”专项整治;夏令食品;早市、大排档卫生专项整治;“窝点”专项整治等9个方面内容的百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专项整治期间出动执法人员3.9万多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户5.2万多家,取缔各类违法企业610家。制定出台的《食品安全案件查处流程》,对案件的受理、查处、职责分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案件反馈、报告、通报、时限和奖励与责任追究都做了详细和明确的规定;制订2011年《福州市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和责任单位均签订责任状,对“领导不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当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等七种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制定《福州市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投诉举报奖励办法》,奖金最高可达10万元,投诉举报奖励办法颁布后,市食安办受理投诉举报88起。投资600万元,建成肉品品质安全追溯体系,市县两级屠宰监管工作平台、屠宰场监控终端安装、中央机房、屠宰环节建设全部完成,在市里的24家肉品批发企业、3家肉品配送中心、10家肉品冻库、77家生鲜超市、39家农贸市场、125家肉品专卖店购买的肉品凭追溯小票均可追溯查询,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肉品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大力推进“放心菜”工程建设。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员培训,全市共120名蔬菜安全质量安全管理员进行了培训,超额年度工作目标20%。分批对全市近2万名菜农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继续开展蔬菜市场准入证年审工作。 

  五、引进投资,商贸项目持续跟进。2011年商贸重点项目36项,总投资335.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76亿元,其中:在建和计划开工项目32项,总投资305.19亿元,年度计划71.76亿元;预备项目4项,总投资5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00.3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9.9%,超序时要求进度39.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综合体项目9项,总投资197.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36亿元,实际完成71.6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5.2%,超序时进度45.2个百分点;商贸卖场项目7项,总投资2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亿元,实际完成10.19亿元,完成计划154.4%,超序时进度54.4个百分点;交易中心项目5项,总投资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亿元,实际完成8.58亿元,完成计划190.7%,超序时进度90.7个百分点;物流项目15项,总投资55.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3亿元,实际已完成9.93亿元,完成计划87.9%,与序时进度相差12.1个百分点。两大批发市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海峡水产交易中心新增15万吨冷链物流项目,海峡农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新增3万吨冷库、2套垃圾污水处理项目、6套电子结算和安全监控系统、2套公共安全质量检测系统,已完成投资9.7亿元,占计划投资额81%。仓山万达城市综合体建成开业,青口海峡汽车文化广场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汽车商务综合区建成投入使用,医药城、苏宁广场、泰禾城市广场、马尾快安城市综合体、长乐海峡医用设备市场等项目全面动工建设,这些大型商贸项目相继建成,将有力地增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后劲。完成建设109个农家店全部验收合格,并投资1.04亿元,建成2个配送中心任务,完成20个集贸市场升级改造任务和80家便利店的建设。同时,继续推进以福州东西南北物流分拨中心为核心的物流项目的规划选址,特别是落实南面(南通)物流分拨中心和北面(晋安益凤、园中、汤钭地块)物流分拨中心的选址规划,带动我市重点物流项目的建设,目前,选址已基本确定。 

  六、提高层次,服务业态转型加快。2011年中心城区已基本实现第三产业的全覆盖,其核心区域服务业态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趋势明显,现代物流、会展、商贸、典当、拍卖、商务服务等各行业把促进服务业高端化放在突出地位。 

  现代物流业:出台了的《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若干意见(试行)》、《福州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福州市现代物流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土地、交通、人才、融资、财政等多方面对物流业给予政策扶持。推进各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以江阴港各港区为重点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福州保税港区一期已通过预验收。推进以福州东西南北物流分拨中心为核心的物流项目的规划选址,南、北面物流分拨中心的已基本落实。积极引导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物流企业不断壮大,实力增强,12家物流企业获评全国先进物流企业,3家企业获评5A级物流企业,5家企业获评4A级物流企业。积极推进物流企业的税收试点,12家企业列入国家物流税收试点企业,对物流A级企业和纳税大户给予财政奖励,其中,A级企业奖励210万元,纳税贡献奖励440万元。建设福新投资区物流总部经济中心,进一步改造提升我市东区物流集聚带,盛辉、盛丰等物流总部大厦相继开工建设。 

  会展业:2011年会展业呈现六大特点:一是展会数量多,共举办各类会展222场,比2010年增加14场。二是规模大,大型展会有:第十七届福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第六届海峡(福州)渔业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福州)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福州)动漫电子消费展、第6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第13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其中,第66届医博会是我市迄今举办的最大展会,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400多家企业参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5.7万名专业代表和观众前来观展、交流,展会面积达11万平米,招展5795个展位。三是交易活跃,举办的第十七、十八届车展共成交14767台车,成交金额30亿元,双双再创历年新高。四是强化监管,今年相继出台了《福州市展会管理办法》、《福州市展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福州市展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在制度上进一步加强了管理。五是加大扶持力度,全年投入财政资金1300多万元,比上年增加一倍以上,扶持和鼓励办展力度明显增强。六是申办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获得成功,经主办方的两次来榕实地考察得到认可,拟确定2012年秋季在我市举办。 

  商贸流通业:批准出台《福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福州市十二五成品油零售体系发展规划》,《福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1-2020》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多次修改,可望近期获准出台。商贸零售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步伐加快,一批大型高档次的零售网点相继在核心商圈之外建成开业,弥补我市经济发展新区大型和高端商贸服务业网点的不足,有助于带动和促进新商圈的形成和向城市外围的延伸,2011年新开业的大型商场有:红星美凯龙12.5万平米、仓山万达万千百货2.8万平米、仓山沃尔玛1.2万平米、大润发金山店1万平米、乐购仓山店0.97万平米,预计年可增加销售额15亿元以上。连锁经营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红星美凯龙、大润发等多家知名品牌连锁企业纷纷入驻开业,连锁经营销售比重预计占社零额3成。其中,本土永辉集团2010年位居中国连锁百强排行榜30位后,今年1-9月主营收入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批发业不断巩固发展,马尾水产品交易中心年交易额可达百亿元,海峡农产品物流批发中心,全年交易额也可达到40亿元。4个二手车交易市场确定搬迁进入海峡汽车文化广场,二手车交易50237辆,同比增长2.66%,交易额33.08亿元,同比增长16.1%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建成1个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和3个分拣中心,近500个回收网点,进行2个报废汽车拆解场升级改造。 

  典当业:2011典当行业经营大幅增长,典当总额17.24亿元,同比增长65.0%,其中,动产9.14亿元,比增94.5%;房地产5.55亿元,比增27.9%;财产权利2.54亿元,比增80.6%。余额4.86亿元,比增70.6% 

  七、严格执法,促进市场规范运行。一年来,我市扎扎实实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商贸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取得显著成效。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整治工作中,成立市直38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组成联合执法队,各县(市)区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两打”专项领导小组,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8.45万人次,开展执法检查3.25万多次,检查各类市场7561家,查处案件10432件,涉案金额达26多亿元,罚没总值达2942.04万元。2011年市政府批准成立福州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组建以来已组织酒类流通联合执法检查36次,出动执法人员300多人次,受检的超市、酒楼等单位60多家,立案查处违规经营酒类商品案件21件。在积极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同时,不断完善12312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健全12312商务举报投诉中心工作机制及执法联动机制,形成全市统一、上下联动、县区协作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格局。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监督,将12312商务举报投诉系统与市委、市政府网上处罚及执法监察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建立举报投诉案源信息库,保证行政执法办案效果,全年12312商务举报投诉中心和12345受理2477件。其中,投诉件208件,办结率100%;咨询件2269件,回复率100%;接受12345便民呼叫中心转来的有关商务领域诉求件784件,均按办理时限及时回复、反馈。 

  八、着力整治,文明创建成效显著。商贸行业和系统企业作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八大重点专项整治项目之一,为此,从创建初始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专项整治方案 ,召开各类工作部署会15场,工作例会12场。同时,加强督查,每周组织不少于两天的拉网式监督检查和明查暗访,切实解决在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反复回潮、突击应付等问题,市级督查组共出动执法人员1230人次,检查辖区内集贸市场246个次,检查摊位10525位次。为强化目标考核,在全系统中实行百分制考核制度,努力营造安全、卫生、有序、整洁的购物环境,重点加大对市场环境、规范服务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考核。并根据行业特点,推出以点带面的创建工作方法,确定晋安、小柳、程埔为全市整治农贸市场试点,在全市各区分别树立23个试点市场,以点带面,对全市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起到很好的学习、交流、推进作用。将重点问题整改列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全过程,组成联合督查组,全力推进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经营秩序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治,促进市场经营环境的明显改善。结合创建工作的要求,全系统还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把商贸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有机的结合起来。2011年我局文明单位争创工作也取得突出成绩,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创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抓好各项制度和争创第十一届(20092011年度)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方案的落实,现已通过了“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的考评验收,正进行网上公示,局机关有望再次获得“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称号。积极开展“平安先行单位”创建活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创建“平安先行单位”和综治工作的实绩纳入对企事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全系统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1468份,认真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增强应急防范能力,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按照中央关于“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部署要求,市财贸干校一年来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党务干部培训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等各类培训班、专题辅导讲座等103期,培训人数达7476人次。 

  九、惩防并重,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年初局党组及时召开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局主要领导与局直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直属企事业单位也与所属基层单位签订责任书,根据市纪委下发的《关于2011年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工作的意见》,对市纪委下达的自办任务7项、牵头任务1项和协办任务11项进行分解,确保惩防体系建设各项具体任务落到实处。组织考核组对5家局属企业、三个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推进惩防体系建设、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和领导班子建设等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以市纪委廉政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在机关党员干部和局属单位领导班子中开展了“严守廉政规定、坚持执政为民、服务跨越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二是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根据局机构变动、职能调整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对局行政职权目录、行政职权运行秩序、办理时限和办事指南进行重新梳理和完善,形成了69项行政职权,制作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完善了24项办事指南,从制度层面规范行政权力公开、公正、公平的运行。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对已颁布实施的13项制度,同时开展了制度廉洁性评估,保留12项,废止1项。对新出台的《福州市会展管理办法》、《福州市展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两项规章开展廉洁性评估,严格按照公开征求意见,开展廉洁性、合法性、合理性审查,提升了规章制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针对我局财政专项资金量逐年增加的情况,开展了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的专题调研和如何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申报、分配、使用等环节提出具体措施和办法,从制度层面规范财政专项资金运行,现该项制度已在进一步修订完善之中。四是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紧密结合商贸经济工作实际,注重对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监管,加强对我局下发的《关于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的监督管理办法》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单位网点租赁招标过程进行监督。市商业局物资站今年到期的一个经营网点采取公开招租形式,其新一轮租金收入比上一轮有明显增幅。同时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我市2010年下达的“菜篮子”扶持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本次共检查“菜篮子”扶持资金18个项目,检查金额合计221万元。加大了对行政审批项目和行政处罚案件网上运行监察工作的力度,全年通过网上审批项目99项,均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通过网上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6件,尚未出现一起行政复议和上诉案件的现象。五是规范中介组织及行业协会管理。认真做好拍卖中介组织信用信息的采集、录入、发布和日常管理工作。六是积极推进政务、党务公开工作,坚持做到局商贸扶持项目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等全部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公示;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项目办理情况在外网上公开。七是认真抓好专项治理工作,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全年机关干部主动上交购物卡1500元。认真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和局机关及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 

  十、创先争优,党建工作不断深入。市直商贸服务业系统党委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不断深化“创先争优”工作,召开了市直商贸服务业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会。让各基层党组织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学到了经验,看到了差距,拓宽了思路,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目的,有力地推动了全系统争先创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落实党员公开承诺和领导点评,开展“亮党员身份,树党员形象”的党员示范岗实践活动。隆重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1、组织建党90周年“颂歌献给党”文艺汇演,共16家单位16个台节目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2、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诗歌征集活动。超大集团选送《党旗下的“80后”》获市直机关工委庆祝建党90周年诗歌征集优秀奖。3、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专题党课报告会。市直商贸系统的领导干部和部分党务工作者以及基层党员代表200余名参加了听课,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厚新作了《庆祝建党90周年》专题党课报告。4、举办《海西发展规划与福建跨越发展》和《从党的历史看党的精神面貌》两场专题讲座,400多人次参加了专题讲座。5、认真开展“一先三优”推荐和网上投票推荐“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活动,512名党员(职工)上网参加投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三结对三服务”活动。加强“两新”党组织建设,抓组建、抓调整、抓提升,不断扩大私企党建覆盖面。落实市委“两新”组织“全覆盖、强作用、促发展”要求,对原组建的68个支部,进行优化整合为58个支部。对未组建的规模企业或中小私营企业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帮助他们成立独立党支部,全年组建3家。对党员人数在50人或100人以上规模企业,从大党建全局观念出发,帮助指导组建和提升,由党支部升格成立党委,目前私营企业党委共有61个党支部,其中,51家独立法人企业党支部,10个联合党支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举办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和两期国有企业党务干部培训班,有331名入党积极分子和103人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全系统共发展党员110名,转正150名。 

  十一、双拥共建,支前服务保障有力。2011年市支前办机构编制调整后,在省国防动员委员会领导下,我市坚持领导负责、党委议军、军民共建、走访慰问、情况通报等支前工作“五项制度”,新任的林厚新主任随即带领支前办全体人员走访26个营以下边远部队,积极开展科技拥军支前工作,一是注重为驻榕部队培养技术人才,福州市菜科所先后组织科技人员50多人次到驻榕部队连队指导科学种菜,培养蔬菜生产骨干1000多人,安排财政专款经费72万元用于支持部队科技训练和文化设施建设。二是积极帮助部队改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市共投资补贴资金4500多万元用于支持部队改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三是积极支持部队“四项”建设,全市各级各部门投入巨资帮助部队改善基础生活设施、训练设施、文化设施及菜篮子工程建设达60多项。四是积极组织支前物资供应站演练,加强快餐供应网点的管理和建设,按省支前办对快餐供应网点的要求,分别与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真味包点有限公司等十家大型食品企业按食品品种、规格、数量、时间等要求,签订快餐食品供应协议。五是认真开展做好支前信息系统网络建设,目前各县(市)区支前办正在搭建指挥系统平台,安装系统应用软件,争取2012年第一季度我市各县(市)区支前办全部实现直接使用独立的电脑访问省支前办信息网。六是积极协助部队进行国防测量,为驻榕部队及驻训部队排忧解难,市支前办积极为测绘人员免费提供住房、伙食和办公地点。长乐市、罗源县、晋安区支前办积极为海训部队、总参某部队测量分队做好食宿、场地租赁、水电、副食品供应等各项支前保障工作,确保部队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七是积极开展军民共建“三挂钩”活动,把“三挂钩”活动列入支前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做到年初部署有计划,节日走访有检查,以互利互惠,优势互补为原则,做到领导班子调整后,齐抓共建热情始终不变,军地双方鱼水之情不变,支前保障经费不断提高。全市各级支前办实现了由“一帮一”到“多帮一”的转化,集中整合更多的社会力量,为共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2011年我市支前工作取得较好成绩,被省国防动员委员会评为省级先进单位。 

  2012年商贸服务业工作思路 

  总体思路:根据市十届党代会的布置,围绕建设“富民强市、和谐宜居”的城市发展要求,以扩大消费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规范市场秩序为抓手,按照敢为、能为、有为的“三为”要求,着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商贸服务业,推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商贸服务业产业结构。 

  (一)以扩大消费为主线,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 

  一是继续开展“家电下乡”工作,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措施,提升家电下乡的监管水平,加强对销售网点督导,重点做好违规企业及网点的查处工作,建立定期交流和通报制度。二是积极培育发展消费新热点。引导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商品消费,拓展电子信息、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商贸企业通过节假日促销、主题促销等途径,围绕品牌推介、特色商品、新品上市、换季清仓、反季销售、店庆开业、时尚健康、特定消费群体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保持我市消费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三是鼓励支持发展电子商务。要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制定“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争取出台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电子商务。四是继续做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配送中心建设及城乡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购物环境,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全年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总量达2245亿以上。 

  (二)以保供应稳物价为目标,扎实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 

  一是加强“菜篮子”工程蔬菜和副食品直控基地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办实事项目要求,认真做好落实工作。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重点推进福州市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马尾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扶持配套建设冷藏保鲜和流通加工设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完善农副产品储备体系。2012年全市31家生猪直控基地全部作为我市生猪活体储备基地,按城区常住人口10天的消费量进行活体生猪储备。建立蔬菜储备制度,按照“分散储备、统一管理”的原则,在重点蔬菜基地和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储备冷库,确保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5-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三是保障重大节日及“灾、淡”期食品供应。保障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及“灾、淡”期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做到工作早部署、货源早安排、措施早落实。同时,加强对日常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和分析预测预警,进一步完善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四是加大“农超对接”力度,推进平价直通车和超市平价商品区建设,当肉菜价格出现异常情况适时启动价格协商机制。同时,指导流通企业组织商品货源,适当增加重要生活必需品库存,确保肉类、蔬菜等副食品以及特色商品供应和价格稳定,不发生供应断档、脱销现象。 

  (三)以项目带动为龙头,加快商贸流通方式转变。 

  一是要加快推进南星商城建设,跟踪督促相关县(市)区推进海峡汽车文化广场(二期)、仓山红星国际、泰禾城市广场等城市综合体、海西.百悦城、仓山中庚红鼎天下商业中心和苏宁物流中心、南通建材市场、海峡医药城、海峡钢贸城等商贸物流项目的建设,以增量投资带动业态升级,提高城市商业的品位。二是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引进境内外大型商贸企业,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发挥永辉、新华都、万嘉等知名本土连锁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商贸业资源整合,提高龙头企业规模和效益,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业态。支持和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推进业态结构不断创新。四是充分发挥福州传统商埠特色优势,塑造商贸大都市形象。深度挖掘商业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城市的购物、休闲、文化三大功能,加快建立商贸旅游线,配套发展一批以经营福州特色产品和地方工艺品为主的旅游商品特色街区和专卖店,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四)以实施大都市区规划为契机,有效推进城区商圈跨区发展。 

  以《福州市“十二五”商贸服务业规划》和《福州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1-2020》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认真做好福清、长乐、闽侯、连江四县(市)商贸服务业与主城区的对接工作,主动融入平潭开发开放,促进福州市商业网点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健康协调发展,促使商贸业态向多层次、多业态、专业化方向发展,努力实现城市大型商业网点建设从城市向县域延伸。 

  (五)以会展业、物流业升级为动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快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推进鼓楼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现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跨越发展。以《福州市展会管理办法》和《福州市鼓励展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抓手,进一步推进会展业科学有序发展,不断改善综合服务的软环境,充分发挥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品牌优势和影响力,整合会展资源、拓宽业务领域。积极吸引国际国内品牌会展公司和会展承办机构落户,大力培育我市能定期举办、有特色的各类会展,争取申办秋季全国糖酒会、全国工艺品博览会、全国大学图书订货会、中国美食节具有较大影响的全国性两岸大型会展和大型节庆活动。发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等高档次、多功能现代化会展场馆作用,推动榕台会展业的双向交流,打造中国(福州)家居建材博览会、动漫消费电子展、海峡摄影艺术节等“海峡牌”展会,促进我市会展业向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贯彻《福州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切实落实以物流分拨中心为核心的物流项目的规划建设,搭建新的物流载体平台,构建多层次功能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具有区域或全球物流网络体系的知名物流企业入驻福州,带动我市物流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主营业务大、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推动我市物流业不断转型升级;改造提升我市东区物流集聚带,建设福新投资区物流总部经济中心,提升物流总部经济效应。深化榕台物流协作,努力实现物流技术、物流教育、物流人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六)以提升传统服务业为要素,优化产业布局。 

  坚持创新、统筹、升级,全力提升传统服务业档次。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大力培育一批年销售过10亿元以上本土大型零售企业。培育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地方特色突出、文化氛围浓厚、社会影响大的餐饮企业,逐步形成一批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大型饭店企业集团和特色饭店企业。整合社会资源,以早餐工程为基础,发展便民中式早、午快餐,解决好上班族和学生等特定消费群体对午餐的需求。以社区商业“双进工程”为载体、以连锁经营企业为主体、以示范社区和示范企业的创建为着力点,不断拓宽社区服务业的新领域,构建便民、利民的10分钟生活服务圈,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规范发展拍卖、典当业,严格控制增量,调整优化存量,加快拍卖、典当企业的整合重组和优化升级,实现企业从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升。建立健全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监督核查和行业统计及信用管理档案制度,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七)以强化监管为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一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和《福州市食品安全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福州市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投诉举报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好政府负总责、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做好食品安全各监管环节协调与衔接。二是继续部署并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和年度督查,重点做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品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和进出口、食品流通、餐饮消费、禽畜屠宰和酒类产品的集中整治,遏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三完善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加强全市牲畜定点屠宰的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四是继续抓好“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五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八)以规范市场秩序为抓手,营造商贸服务业发展环境。 

  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保障商贸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市场、重点商品上狠下功夫,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打击私屠滥宰的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网络中心的作用,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利。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和个人自律,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风尚。开展诚信经商活动,树立诚信兴商理念。加强商务领域执法工作力度,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九)以转变作风为契机,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要按照市委提出的敢为、能为、有为的“三为”要求,不断加强机关党的作风建设,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一是加强党的理论、方针、路线、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二是增强机关效能观念,提高行政工作能力。要按照“马上就办”的精神,分秒必争推进商贸各项工作,抓好落实。三是增强自律观念,提高防腐拒变能力。要认真执行《廉政准则》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健全和落实反腐倡廉制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高效运行。 

 

 

  二○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